比屋而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,家家都有德行,堪受旌表。后泛称风俗淳美。
出处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周人可比屋而封。”汉 陆贾《新语 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;桀纣之民,可比屋而诛者,教化使然也。”
例子臣推此以广其义,舜弹五弦之琴,咏《南风》之诗,而天下自理,由尧人可比屋而封也。《晋书 段灼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bǐ wū ér fēng
注音ㄅ一ˇ ㄨ ㄦˊ ㄈㄥ
感情比屋而封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民风纯美。
近义词比屋可封
反义词比屋可诛
英语there are wise men everywher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可胜举(意思解释)
- 忧喜交集(意思解释)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视微知着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雄心壮志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如痴如醉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※ 比屋而封的意思解释、比屋而封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厌其多。 |
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同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 | 将:统率,指挥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不问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拨;是非:指口舌纷争。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;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
识时务者为俊杰 |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过五关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 |
寒木春华 | 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
为万安计 | 为绝对安全着想。 |
云游天下 |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
黯然神伤 | 心情沮丧;心神忧伤。 |
生气勃勃 | 生气:朝气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。 |
好来好去 | 善始善终。 |
不择手段 | 择:挑选;选择。不选什么手段。为了达到目的;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。 |
弃重取轻 | 弃:抛开。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