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在旦夕的成语故事

拼音wáng zài dàn xī
基本解释旦:早晨;夕:晚上。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。
出处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大军已驻乎心腹,鼎鱼幕燕,亡在旦夕。”
亡在旦夕的典故
明朝末年,李自成起义军包围了北京城,崇祯皇帝坚守京城。李自成派军师宋献策混入北京城摆摊测字,崇祯十分迷信,就到宋献策的测字摊算命,宋献策故意说他亡在旦夕。崇祯见大势已去,第二天就到景山上吊自杀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亡在旦夕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先声夺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赶尽杀绝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黄天禄上马,提枪出营,见余化曰:‘匹夫赶尽杀绝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!’” |
流离转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妇传》:“与其妇翁皆贱业,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。” |
云天雾地 |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。就是有点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。” |
饿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 |
进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 |
雄心壮志 | 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 |
救经引足 | 荀况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 |
今是昨非 | 晋 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” |
死不开口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别跟我装蒜了,死不开口。打开天窗说亮话,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