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龙伏虎的成语故事


潜龙伏虎

拼音qián lóng fú hǔ

基本解释潜藏的蛟龙,潜伏的猛虎。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。

出处明·何文焕《双珠记·西市认母》:“今日里笔生香,冠礼闱,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潜龙伏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潜龙伏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二话没说 马烽、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:“正说中间,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,一把拉住老武,二话没说,往外就走。”
难以置信 马克·吐温《竞选州长》:“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,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。”
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
爱才如渴 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嫉恶甚严,爱才若渴,此韩愈之面目也。”
朝令夕改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半吊子 丁玲《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却说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种夸大,是不真实的。”
反治其身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