槌胸蹋地的成语故事


槌胸蹋地

拼音chuí xiōng tà dì

基本解释捶胸顿足。表示极度悲痛或悔恨。

出处清·金人瑞《青溪行》:“蓦逢老妪犹相识,槌胸蹋地说青溪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槌胸蹋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槌胸蹋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新仇旧恨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
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普天同庆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大惑不解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
没里没外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,不与大人争光,凭他生的怎样,也是该打死的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
望而生畏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