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的成语故事

拼音chéng xìng ér lái,bài xìng ér guī
基本解释兴:兴致,兴趣。趁着兴致来到,结果很扫兴的回去。
出处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人问其故,徽之曰:‘本乘兴而来,兴尽而反,何必见安道邪?’”
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的典故
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高傲,行为豪放不拘,他辞官隐居在山阴,天天游山玩水,饮酒吟诗。在一个雪后月夜里,他喝酒赏景觉得少了琴声,就命仆人开船连夜赶往戴逵处,拂晓时却说自己只是兴起才来,现在兴致没了就该回去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长嘘短气 | |
人不眨眼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1卷:“汝不闻 人不眨眼将军乎?” |
师心自是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 |
苦口之药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 |
快心满志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 |
己溺己饥 | 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 |
妻儿老小 | 明 梁辰鱼《浣纱记 见王》:“你一向远出,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。” |
风和日丽 |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 |
粗制滥造 | 鲁迅《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》:“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,因此也无须‘粗制滥造’。” |
拔茅连茹 | 《周易 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汇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为物,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。茹,相牵引之貌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