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不朽的成语故事


   而不朽

拼音sǐ ér bù xiǔ

基本解释指身虽 而言论、事业等长存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 而不朽,何谓也。’”


而不朽的典故

公元前549年,鲁国大夫穆叔奉命出访晋国,晋国卿范宣子问他“ 而不朽”的含义是什么。穆叔没有回答,范宣子说他的祖先在各个朝代都是名门贵族,这就是 而不朽。穆叔则认为只有好的德行、功业、言论才会 而不朽的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 而不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随机应变 《旧唐书 郭孝恪传》:“建德远来助虐,粮运阻绝,此是天丧之时。请固武牢,屯军氾水,随机应变,则易为克殄。”
风言影语 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致赵秋舲书》:“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,论传海外东坡之忆 ,风言影语,莫识来因,一介鲰生,何忌何惜!”
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
要面子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 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
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笼,满屋寻一个遍,那有些影儿。”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明争暗斗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
举善荐贤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