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字典a>成语词典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的故事
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的成语故事

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

拼音mò xiàn hū yǐn,mò xiǎn hū wēi

基本解释见:通“现”;显:明显。看来是隐蔽的、最细微的,实际上是最明显、最具体的。

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分道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杀人不眨眼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1卷:“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?”
着手回春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,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。”
一塌糊涂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与其顾惜场面,硬充好汉,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,还不如一老一实,揭破真情,自寻生路。”
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,不敢交与他。”
炙手可热 唐 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陈言务去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鬼烂神焦 唐 韩愈《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》:“截然高周烧四垣,神焦鬼烂无逃门。”
举善荐贤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
繁文缛节 宋 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卞议》:“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