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不可失的成语故事

拼音jī bù kě shī
基本解释机:时机。好时机不可放过;失掉了不会再来。比喻机会难得。
出处五代 安重荣《上石敬瑭表》:“须知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”
机不可失的典故
唐朝初年,东突厥人侵忧大唐北部边境,唐太宗命李靖前去征讨,李靖大胜,东突厥的首领不得不向唐求和。唐太宗表面答应他求和,李靖也认为要“兵贵神速,机不可失”,于是发起进攻,全歼东突厥的军队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机不可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小人得志 |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 |
狐群狗党 |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四折:“咱若不是扶刘锄项,逐着那狐群狗党,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!” |
五花大绑 | 李季《王贵与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顺着捆来横着绑,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。” |
不骄不躁 | 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 |
有胆有识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绝世聪明,有胆有识,今年也是七岁,可怜有才无命。” |
扫地出门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。要是清白扫地出门,总得两千两。” |
活蹦乱跳 |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。” |
杜绝言路 |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 |
争先恐后 |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 |
三长两短 | 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