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席之臣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n xí zhī chén
基本解释茵席:铺垫的东西,褥垫、草席。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。
出处语出《晏子春秋 内篇 杂上》:“公曰:‘请进服裘。’对曰:‘婴非君茵席之臣也,敢辞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茵席之臣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茵席之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治丝益棼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四年》:“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 |
含辛茹苦 | 宋 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 |
明若观火 | 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宋 蔡沈集传:“我视汝情,明若观火。” |
来去无踪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 |
凿壁借光 |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 |
旧地重游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广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。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 |
毁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毁之。” |
万无一失 |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 |
色中饿鬼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一个字便是僧,两个字是和尚,三个字鬼乐官,四字色中饿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