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于现状的成语故事


安于现状

拼音ān yú xiàn zhuàng

基本解释安: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;现状:目前的状况。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;不求进步。

出处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安于现状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安于现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《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〈归去来辞〉》:“陶渊明罢彭泽令,赋《归去来》,而自命曰辞。迨今人歌之,顿挫抑扬,自协声律,盖其词高甚。”
孜孜以求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据、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,也为人所熟知了。”
官僚主义 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敷衍了事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,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,好像我们敷衍了事,不肯出力似的。”
生死有命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药物,所能损益。”
款学寡闻 庄周《庄子 达生》:“今休,款启寡闻之民也。”
匡谬正俗 唐·颜师古有《匡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嗟呼!后人之于古人,人誉亦誉,人毁亦毁,因其一节之长,遗其全体之短,习非胜是,好恶不公,有起而匡谬正俗者,辄谓伤忠厚焉。”
生拉硬扯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福升生拉活扯地将黄省三向外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