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疑送难的成语故事


稽疑送难

拼音jī yí sòng nán

基本解释考察疑端,排除难点。

出处清 张三光《蒋石原先生传》:“听断之暇,进其子弟之秀美者,稽疑送难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稽疑送难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稽疑送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名山大川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没颠没倒 元 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,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,对官司不分个真假,辨个清浊。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疙里疙瘩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春冰虎尾 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度己失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