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一丝不苟 苟:苟且。丝毫也不马虎。形容办事极为认真。
奉命惟谨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违背。
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
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
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杯蛇幻影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
防患于未然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晓以大义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
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眼红:激怒的样子。仇敌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
爱才如渴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
珠宫贝阙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。形容房屋华丽。
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
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
国无宁日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
奇货可居 奇货:珍奇的货物;居:囤积。囤积珍奇的货物;以备高价售出。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。
将夺固与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
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
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
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
天作之合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
义不容辞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