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梅止渴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望梅止渴”。
出处宋·李清照《打马赋》:“说梅止渴,稍苏奔竞之心;画饼充饥,少谢腾骧之志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
注音ㄕㄨㄛ ㄇㄟˊ ㄓˇ ㄎㄜˇ
繁体説楳止渴
感情说梅止渴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望梅止渴
英语quench one's thirst by speaking of plum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杀人不眨眼(意思解释)
- 从俗就简(意思解释)
- 物美价廉(意思解释)
- 从俗浮沉(意思解释)
- 人才济济(意思解释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释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河鱼腹疾(意思解释)
- 香销玉沉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释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释)
- 安眉带眼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释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※ 说梅止渴的意思解释、说梅止渴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齿牙为祸 | 齿牙:比喻谗言。指谗言拨弄,造成灾祸。 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风流人物 | 风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、有影响的人物。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。 |
悬而未决 |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 |
酒囊饭袋 | 囊:口袋。装酒装饭的口袋。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销声匿迹 |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
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心直口快 | 性情直爽;有话就说。直:直爽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恶醉强酒 | 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