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笔成篇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文思敏捷。同“下笔成章”。
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王仲宣谏》:“发言可咏,下笔成篇。”
例子默识若记,下笔成篇。晋·左思《悼离赠妹》诗之二
基础信息
拼音xià bǐ chéng piān
注音ㄒ一ㄚˋ ㄅ一ˇ ㄔㄥˊ ㄆ一ㄢ
繁体下筆成篇
感情下笔成篇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。
近义词下笔成章、下笔便就、走笔成文
反义词江郎才尽、搜索枯肠
英语have a ready pen(write a composition in a stream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己溺己饥(意思解释)
- 光前启后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风和日丽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双柑斗酒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※ 下笔成篇的意思解释、下笔成篇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易放难收 | 话说出去容易,收回来就难了。 |
心灰意懒 | 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丧失信心;不图进取。灰:消沉;懒:懈怠。 |
瓮中之鳖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东西。瓮:大坛子;鳖:甲鱼。 |
披肝沥胆 | 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沟满壕平 | 形容饱满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
主忧臣劳 |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囊萤照雪 | 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燕雀安知鸿鹄志 | 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贪图眼前利益。 |
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
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
家常便饭 |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