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毫不取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一毫:一根毫毛,比喻极小的事物。连一根毫毛那样小的东西都不拿。形容为人廉洁,不沾便宜。
出处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·贤士隐居者》:“周日章,信州永丰人。操行介洁……非其义一毫不取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háo bù qǔ
注音一 ㄏㄠˊ ㄅㄨˋ ㄑㄨˇ
感情一毫不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心灰意懒(意思解释)
- 逆道乱常(意思解释)
- 炒鱿鱼(意思解释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长夜之饮(意思解释)
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释)
- 无时无刻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释)
※ 一毫不取的意思解释、一毫不取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壮气吞牛 |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 |
水至清则无鱼 |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 |
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疑邻盗斧 | 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
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战天斗地 | 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