鹬蚌相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。
出处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二折:“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,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。”
例子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鹬蚌相持,自己渔人得利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
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
繁体鷸蜯相持
感情鹬蚌相持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近义词鹬蚌相争
反义词相辅相成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得意洋洋(意思解释)
- 径情直遂(意思解释)
-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夜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不到黄河心不死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口坠天花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饥不择食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慢条斯理(意思解释)
※ 鹬蚌相持的意思解释、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虚位以待 | 留着位置等待。 |
早出晚归 | 早晨出动,晚上归来。 |
不可胜举 | 无法一一列举。形容数量、种类很多。 |
春风化雨 | 化雨:适时的雨。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;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快马加鞭 |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盲人说象 |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兵无常势 |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一干二净 |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万无一失 |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妙语连珠 | 连珠:串珠;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。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单刀直入 | 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 |
轰轰烈烈 |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