鬻矛誉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鬻:卖;誉:赞美。自相矛盾,不能两立。
出处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
例子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是楚人鬻矛誉盾,两难得而俱售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ù máo yù dùn
注音ㄩˋ ㄇㄠˊ ㄩˋ ㄉㄨㄣˋ
感情鬻矛誉盾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自相矛盾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进种善群(意思解释)
- 天王老子(意思解释)
- 经史子集(意思解释)
- 疑邻盗斧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羊质虎皮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立地书橱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- 无穷无尽(意思解释)
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※ 鬻矛誉盾的意思解释、鬻矛誉盾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节用裕民 | 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百川归海 | 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。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。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。 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风驰电掣 | 弛:快跑;掣:闪过。像风奔驰;像电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;急闪而过。也作“风驰电赴”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香草美人 |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 |
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经纬天下 |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便还就孤 | 就撤回到我这里.。 |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