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过能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。
出处《论语 子罕》:“过则勿惮改。”南朝 梁 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知过必改,得能莫忘。”
例子然一诗之感动于人,而冢宰亦知过能改,皆可以示后,故录之。明 黄溥《闲中古录》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guò néng gǎi
注音ㄓ ㄍㄨㄛˋ ㄋㄥˊ ㄍㄞˇ
繁体知過能改
感情知过能改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谦虚。
近义词知过必改
反义词死不悔改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期颐之寿(意思解释)
- 遁世离俗(意思解释)
- 言而无信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发人深思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- 无所用心(意思解释)
- 拳头产品(意思解释)
- 近在咫尺(意思解释)
- 举措不当(意思解释)
- 钜学鸿生(意思解释)
- 井中视星(意思解释)
※ 知过能改的意思解释、知过能改是什么意思由BL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进行;教:教育。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。 |
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火树银花 | 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 |
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 |
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聪明才智 |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国。月亮普照全中国,而人间苦乐不同,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,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战不旋踵 | 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药石无效 | 药石:药和治病的石针。药和石针都不见效。形容病情严重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|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