厉兵秣马
厉兵秣马 (厲兵秣馬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lì bīng mò mǎ,厉兵秣马是中性词。。。。

拼音读音
拼音lì bīng mò mǎ
怎么读
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ˊ
繁体厲兵秣馬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厉兵秣马矣。”
例子孙权克仗先烈,雄据江东,举贤任能,厉兵秣马,以伺中国之变。(宋 陈亮《酌古论 吕蒙》)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准备战斗。
近义词严阵以待、秣马厉兵
反义词高枕无忧
英语get ready for fight
俄语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бою
※ 成语厉兵秣马的拼音、厉兵秣马怎么读由BL字典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厉兵秣马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血气方刚 |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。血气:指精力;方:正;刚:旺盛。 |
进种善群 | 谓提高民族素质。 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斩草除根 | 斩:砍断;斩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;不留后患。 |
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多多益善 | 益:更加;善:好。越多越好;不厌其多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敲诈勒索 |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 |
惊鸿艳影 | 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 |
隳肝沥胆 |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老牛舐犊 |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妨功害能 |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